1. 首页
  2. 最新图文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最新图文

我校统战成员深入学习践行两会精神

  • 来源:统战部
  • 发布者:统战部01
  • 浏览量:

 

两会召开后,我校统战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两会精神,自觉讲政治,关注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维护的立场,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践行两会精神,积极服务社会。

 

 成立宣讲团普及《民法典》,统战成员热心服务社会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法典,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权利保障书和私权保障的宣言书。学校高度关注《民法典》的出台,在《民法典》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学校就组织精干力量成立课题组跟踪研究《民法典》,并将修改意见函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学校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部分校友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民法典》编纂工作。

《民法典》出台后,学校迅速成立由校长杨宗科担任团长,民盟盟员、副校长王健,无党派人士、民商法学院院长张翔等担任副团长,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的《民法典》宣讲团,围绕《民法典》的体系、特点、新规定及其颁布的社会意义等,对民法典中的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各个分编进行深入解读,形成了数十个宣讲专题。他们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田间地头,开展法治宣传,面向社会各界系统化、常态化地普及和传播讲解《民法典》。截止日前,宣讲团已完成四期24场系列讲座,受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欢迎。

民进中央委员、民进陕西省副主委、民进西安市主委、西安市人大常委、校长杨宗科表示,《民法典》的颁布,是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成功实践,希望通过努力,广泛普及和传播《民法典》,让《民法典》的权利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和谐意识渗入到人们的行为举止之中,使之成为处理各种事务和日常生活的准则,让大家做到对民法典精神,对民法典内容人人皆知,这也是我们身为政法院校教师的光荣使命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雁塔区人大代表、民革支部主委张西安认为,《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法典时代正式来临。它是一部综合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绿色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法典》与民事诉讼制度是实体与程序的关系,它的制定实施,为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新实体法支撑和指引方向,必将为民事诉讼制度的契合与共进提供新契机。

西安市政协委员、长安区政协委员焦和平表示,作为在一线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应当立足本职工作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加强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要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统战成员热情关注两会,多角度纷纷畅谈体会

 

无党派人士、副校长漆思表示,两会的召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势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科学回答了形势怎么看、发展怎么干的重大问题,为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干劲,指明了方向。

农工党党员、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事李其瑞表示,2020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下召开的,意义非同寻常。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直面困难挑战,为丰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构建全社会的人文关怀,确立了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报告中提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的高校教师,感受颇多。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精神生活的充实必须齐头并进、平衡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意义深远。

农工党支部主委何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考察和在两会期间的讲话精神,其共同点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是一种伟大的发展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文明观,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世界各国的举措中,明显看出了存在着以人民为中心和以资本为中心的应对模式,这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文明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使人民的力量转化为磅礴的历史伟力,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农工党党员、西安市政协委员邱昭继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就要求公共卫生领域中要进一步推动依法治理,提升法治水平,实现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次疫情暴露了我国现有公共卫生法律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修法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构建起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的坚实法治屏障。在今年的市政协会议上,他建议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发挥立法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尽快启动涉及疫情防控、公共卫生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立法工作,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公共卫生法和行政法规中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具体化,形成西安市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公共卫生法规体系。

无党派人士丁岩林表示,两会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体现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两会对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安排,紧扣依法、科学、精准治污的总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以民生为中心,妥善处理复工复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之间的关系,依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制修订,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学校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国家安全学院)院长穆赤•云登嘉措(穆兴天)表示,在学习两会精神过程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央领导和各民族代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谈到民族团结时强调,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认为,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共同的责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高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对塑造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学校设计、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使学生在了解历史和国情的同时,提振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以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学校已经将这门课定为全校通识必修课。

学校侨联主席、刑事法学院党委书记毕成表示,今年的两会是在特殊时期召开的、不平凡的会议,它给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充分的勇气和信心,践行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法治体系,为维护国家统一、落实一国两制提供了法治保障。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不虚与委蛇,给人以实实在在的感觉。尤其是《民法典》的颁布,让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